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出齊,房企的財務狀況也輪廓漸顯。截至8月28日,包括招保萬金四大地產巨頭在內的115家上市房企曬出了中期“成績單”。 雖然上半年房企營收總體依然呈上升趨勢,但凈利潤不升反降,行業呈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。
與此同時,一個更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房企的資金狀況,今年上半年115家房企中有42家凈負債率超過100%的安全警戒線,占到統計總數的近四成,而去年這一數字僅27家。尤其是以福建房企為代表的“激進派”,部分公司的凈負債率激增至300%以上,資金安全堪憂。分析人士認為,目前房企的整體資產負債率水平基本處于歷史峰值。
如果不能加速去化、回籠資金,房企的資金安全無疑將在今年面臨極大的考驗。在資金壓力下面,房企半年報透露出的下半年銷售策略幾乎雷同,那就是加大供貨、去庫存將成三、四季度的主導思想。
現金流進一步惡化
報告期內,115家上市房企整體經營活動現金流情況呈進一步惡化趨勢。統計數據表明,115家上市房企整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從去年同期的-540億元減少至今年中期的-1020億元,同比大幅減少89%。
對此,國金證券分析師曹旭特表示,對2014年行業資金流入和流出項的預測,今年房地產企業資金盈余接近2008年的歷史最差水平。
而從經濟環境看,曹旭特認為,今年資金面的情況比較接近2011年水平,當時融資結構發生變化,金融機構貸款占比已經降至58%,這一切都和目前水平比較接近。“但不同之處在于,2011 年房地產行業資金盈利比例達到6.8%,高于我們預測的2014 年行業僅1.8%的資金盈利比例水平。因此,按房地產行業自身規律演變,今年底開發商的資金鏈不會好于2011 年的水平。”曹旭特強調。
在現金流之外,房企的凈利潤也不容樂觀。數據顯示,115家上市房企實現凈利潤總額從去年同期的291億元下降至今年中期的281億元,減少了10億元,降幅為3.5%。
其中,在“招保萬金”四大巨頭中,金地集團今年中期凈利潤降幅近五成,招商地產則下降了三成。
相比之下,面對房地產行業已長達半年多的整體調整,保利地產和萬科A兩大千億龍頭房企仍保持了逆勢增長,期末分別實現凈利潤為38.22億元和48.09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2.19%和5.55%。
真實負債水平堪憂
更讓人擔憂的,是上市房企的真實負債率水平的全面高企,已經接近峰值。其中表現尤為明顯的,是那些作風激進、以高周轉進行規模擴張的房企,在去化艱難的當下,資金危機更是凸顯。
從半年報數據來看,截至8月28日,115家上市房企整體資產負債率并沒有太大變化,從去年63%微增至今年中期的63.9%,看似平穩,但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負債率水平卻明顯上升,從去年的56.8%上升至2014年58.3%。
不僅如此,更多房企的凈負債率水平已超出安全警戒值。2013年上半年,這115家上市房企中凈負債率超過100%的有27家,而今年同期這一數字已達到42家。凈負債率高企的房企不僅包括資金鏈緊張的中小房企,也有像保利地產這樣的房企巨頭。保利地產半年報顯示,公司上半年凈負債率已高達118.8%,居四大巨頭之首。而除了萬科凈負債率微降之外,其余三大房企的這一指標均呈上升趨勢,其中招商地產的增幅最大,從去年的23.%增至今年的41.2%。
部分擴張激進的房企資金鏈狀況更是讓人捏一把汗。去年至今,在一線城市瘋狂拿地、高速擴張的福建房企凈負債率普遍居行業前列。例如屢屢在京滬兩地高價拿地的泰禾集團,上半年凈負債率已從去年同期的192.7%飆升至今年的482.7%,增幅驚人,仔細看其報表數據可以發現,在大舉擴張過程中公司上半年凈債務從去年的91億元,激增至今年的309億元,造成凈負債率的急速上升。
下半年去庫存提速
由于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調整,導致上市房企去化進程放緩,由此帶來的庫存壓力也達到高位。統計數據表明,截至今年中期,115家上市房企庫存從去年同期的1.58萬億元,增至今年1.97萬億元,增幅高達25%。
有分析師認為,從絕對量分析,現有庫存處于歷史較高水平,一線城市合計庫存僅比上輪周期高點低11%;二線城市庫存則在2013年下半年即開始快速上升,目前已經超過上輪周期高點的26%。
去庫存、加速周轉已成為下半年房企保證資金安全、提升業績的當務之急。以四大龍頭房企為代表,雖然上半年業績有增有減,但無一例外地都將大量供貨集中在下半年。
金地公告顯示,公司下半年可售總貨值約900億,其中存貨約570億,新推貨值約330億,去庫存將是金地下半年主要任務。由于上半年推貨較少,招商地產要完成500億元的銷售目標,下半年無疑也將大量釋放貨量。截至6月底,招商地產在手貨值約270億元,下半年計劃新推約450億元,總貨值超過700億元。
“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的因素,預示著下半年的經營環境可能會好于上半年。”萬科總裁郁亮表示。基于這一判斷,萬科也將把下半年作為推貨走量的出貨窗口,公司高層表示,下半年公司業績將體現得更加充分。
來源 上海證券報